最近很多人在问“佛龛对联(佛龛对联及横批)”,今天小编就佛龛对联(佛龛对联及横批)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传统文化中,弥勒佛以坦胸露肚,笑口常开的慈祥有趣形象,深得千家万户所喜爱。关于弥勒佛,历代的文人雅士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对联,现在来看一下都是怎么写的。
最有名的一副关于弥勒佛的对联,是在有着“皇家第一寺院”美称的,北京的潭柘寺(对联在弥勒佛龛的两边书写,下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最含蓄幽默的,来看一下山东济南的千佛寺(在著名的千佛山):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最达观的直白,有峨嵋山上的古灵岩寺,该寺素有“西蜀第一大刹”之美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最诙谐的清醒剂,是在四川乐山的凌云山山门关处: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最“看破红尘”的一副,在台湾台南市的开元寺: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最“关爱”和心忧众生的,来看“闽刹之冠”~福州鼓山的涌泉寺这一副: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也来,不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最“规范”的介绍,在始建于隋朝的佛教圣地,成都的文殊院。文殊院大王殿里,弥勒佛龛前挂的对联为: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还有一副最“接地气”的,是在禅宗南派祖庭的南华寺,人称“东粤第一宝刹”,即六祖惠能真身驻锡之所: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它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