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又叫板栗,果实秋季采摘,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栗子生命力顽强,容易存活,可以代粮食食用,民间常常将其与枣和柿子并称木本粮食。很多人都知道栗子应该在秋天多吃,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栗子中很有很多的营养成分,不仅仅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对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缓解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作为食品目前在中国最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窝头,据说是从皇宫中流传出的作法,当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栗有养胃健脾的功用。

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活血止血等功效。这在《本草纲目》有详细记载 :“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主要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腰膝无力头晕、耳鸣,及这些症状辨证为肾虚的尿血和紫癜病,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风干栗子数颗,也可用鲜栗子煨熟食用。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

对于紫癜和尿血患者,症见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多,头晕,耳鸣,中医辨证属于肾虚的可以按上述建议每日分3-4次服用数枚栗子,以正常消化,不影响胃肠,身体舒适为宜。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