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十年来,全市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1年,省对市绩效考评中,南平市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3.51%,位居全省第1位。

这十年,南平市人均预期寿命从74.4岁增长到77.5岁,年均增加0.3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了69.95%和62.33%,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核心指标进一步向好。截至2021年,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5.72%,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建成儿童预防接种门诊143家,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此外,南平是全国首批通过消除疟疾的设区市,有1个区和4个县(市、区)分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南平市第二医院助产士为刚出生的“国庆宝宝”测量身高。(南平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十年来,南平市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第三医院整体迁建等市级重点项目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闽北中医重点专科大楼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市级及县级医院分别有4个和14个专科列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南平市第一医院的医生正在调取患者在建瓯市立医院检查的报告。(南平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南平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县域总医院组建工作,1159所一体化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建设,实现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2017年南平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组建家庭医生团队759支,与辖区内居民签约81.3万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9.25%。

政和县家签团队带着一体机入户,为群众开展健康体检,进行面对面随访。(南平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在健全“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方面,全市已实现2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时查阅和共享。截至目前,上传检查报告超过47万份,检验报告超过430万份,检查和检验结果互认金额达3.34亿元,切实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深受好评。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南平市设立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养)项目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省级“创双高”重点专科3个,省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34个。全市共建成112个中医馆,2022年底将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

闽北中医重点专科大楼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南平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2020年以来,南平市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化多渠道监测预警,建立流调队伍融合协同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此外,还第一时间派出近千名医护人员分别支援湖北、上海及厦门等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武夷山公立总医院医务人员为小学生们进行核酸采集。(南平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医心向党守初心,踔厉奋进新征程。坚持抓紧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补齐卫生事业短板,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履践致远,未来可期。健康南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人民健康提供稳稳的“医”靠。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