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8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傅聪被誉为“钢琴诗人”,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广为人知的傅雷家书就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件的汇集。
听到这个消息让人惊愕,让人痛惜,虽然傅聪走了,但是傅雷先生在家书中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让人感动不已,傅雷家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应当在每个人心中留下痕迹,傅雷家书所代表的精神,即爱、关心、勤勉、纪律、平等的探讨、思考精神,将永远不会离去。
再次重读傅雷家书,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也许早在此之前,傅雷先生在家书中的深深切切和细致入微已经浸润于我心,渗透于我身,只是我没意识到罢,因为我竟无意中养成了写家信的习惯,无论是给父母、弟弟、侄女还是侄子,这不能说没有收到傅雷先生的影响。再次重温傅雷家书,让人思之感动,惊奇地发觉于当下的社会,当下的我们有莫大的启发。
启发一:傅雷谈教育“第一,要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道德方面。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艺术,并不一定要他成为艺术家。”
“教学方法是从来不直接讲解,是叫孩子事前准备,自己先讲;不了解的的文义,只用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他,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答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改正,而是向他发许多问题,使他自己发觉他的矛盾。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与基本逻辑。”
傅雷对教育的几个基本观念,对当下的教育理念是最好的借鉴,孩子首先是一个人,绝不能物化成学习的工具,终日除了学习就是上各种网课培训班,甚至星期天连休息放松,接近大自然的时间都没有,整个的沦为了学习的机器,沉闷无力,疲惫不堪,傅雷的教子理念不可谓不能借鉴。具体到傅雷教育傅聪的方法上,这也许给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的反思:是被动的填鸭式还是激发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精神?
这让我想起了马云在云谷学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马云认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幼儿园重点是育,种下种子,小学要培养价值观,做人的道理,初中要有强制的记忆力,初中的孩子思想最活跃,要培养他的纪律性,高中要培养他对未来的兴趣,大学才是正式的知识结构,开始追求人生的道理。这实在是给当下的教育指出了极好的方向。
启发二:傅雷谈求知和外语学习“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没有变过的原则。”
“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和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发文,教师管读本和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和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之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我认为目前主要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使你身心困顿。”
学问第一,爱情第二,这就是大家风范。学习外语,能随时随地激发应用的环境极其重要。如果未来有条件,我想我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几年。学习外语,重点是把基础打扎实,这恰恰是当下的学生所欠缺。
启发三:傅雷谈做事方法“你有一点也许还不知道。我一生遇到重大的问题,很少不是找几个内行的,有经验的朋友商量的;反之,朋友有重大的事也很少不来找我商量的。我希望和你始终能保持这样互相帮助的关系。”
“要克服困难,先得镇定!只有多用头脑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切勿操之过急。假如经常能有些少许进步,就不要灰心,不管进步得多么少。”
凡是多找有经验的人商量之,总没有坏处;遇到事情用头脑解决,一寸的进步有一寸的欢喜。实为我辈于日常修炼之要点。
启发四:傅雷谈做人“处处克制些,冷静些,多些宽恕,少些苛求,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别人的长处。生活,尤其是夫妇生活的难处,在于要时时刻刻警惕才能不出乱子,或少出乱子。总要存着风雨同舟的思想,求一个和睦相处相忍相让的局面,挨过人生这个艰难困苦的关。”
无论是对被人,还是对自己的爱人,多克制,时刻保持清醒,真的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克服很多问题。
启发五:傅雷谈阅读和写作“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忘了,岂不可惜。”——谈动笔写作
“此外我也希望弥拉每天挤出时间,哪怕半小时吧,作为阅读之用。而阅读也不宜老捡轻松的东西当作消遣;应当每年选定一两部名著用工细读,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和纪律才行。”——谈读书
“假如念的书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来,念书干吗?”——学以致用
我现在都还保持每年读二十多本书、每天写日志的习惯,不得不说受到了傅雷先生的影响。也是我一直努力向周围的人传达的信息:每天挤一点时间看十几页书,一年看若干本书,必有益处。
启发六:傅雷谈心理健康“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多多来信,来信分析你自己就是一种发泄,而且是有益于心理卫生的发泄。”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导致的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得游戏人生。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苦闷、压力,不同的人减压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会借助吸烟、喝酒、纵欲,这本质上是为了克服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傅雷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写信,写信的过程也是一种梳理思路、发泄苦闷的过程,这其实真的很有智慧。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尝试写信或者写日记,把自己心理的委屈、无奈、孤独统统都写下来,确实可以舒缓压力,好像内心的苦闷随着每一行写出来的文字神奇地消失了一样,写完后也没有那么痛苦。
人不怕有苦闷和压力,怕的是你失去内心的那道底线,让思想的缰绳失去控制。
启发七:傅雷谈生活习惯“睡眠务须充足,一切总以身体为重,这是最基本的本钱!”
“我无论如何忙,要是一天之内不和你妈谈上一刻钟十分钟,就像漏了什么功课似的。”
“我觉得艺术家不但需要在本门艺术中勤修苦练,也得博览群书,也得常常作meditation (冥想),防止自己钻牛角尖。”
这个时代,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个好觉真是一种奢侈。有多少孤独的年轻的灵魂在一天结束后依然无法和自己达成和解,而加入熬夜大军,刷抖音,刷各种视频网站,误以为自己年轻,殊不知这样的熬夜生活方式正在一点一点吃掉你的身体,未来你一定会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买单。
尝试着和你爱的人多聊聊天吧,把聊天当成一个routine(惯例),散步也好,睡前也好,拿出一点点时间聊聊天,什么都可以聊。相信我,你们的感情会更牢固,你们之间会更有默契。
当你觉得心浮气躁的时候,尝试着一个人独处,冥想,一个人去户外、公园或者郊外走一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你身处一个让自己感觉渺小的环境的时候,比如海边,森林,大山,郊外山林,你会变得更加平静,更加温和,没有那么苦恼,也不会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启发八:傅雷谈节制、下功夫“平衡身心,平衡理智与情感,节制肉欲,节制感情,节制思想,对像你这样的青年是有好处的。二十世纪的人,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内,更需要冷静的理智,唯有经过铁一般的理智控制的感情才是健康的。”
“天资不足,只能用苦工补足。我虽到了这个年纪,身体挺坏,这种苦工还是愿意下的。”
节制才是最大的美德,节制才是最深的智慧,节制的无论是欲望、物质、还是感情,节制中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得李健在参加我是歌手的时候,唱了一首歌“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在演唱前的访谈中李健说,这首歌感情太敏感,太容易让人失去控制,所以他觉得要节制自己的感情,才能更好地把对妈妈的爱诠释出来,结果在娓娓响起的歌声中,李健没有过分的张扬自己强烈的感情,但却让台下无数观众泪崩。因为控制住了自己感情,李健才更好地打动了观众。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不够聪明,就靠勤奋来补;不够好看,就靠健身来补;不够富有,就靠努力和头脑来补。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靠下苦功夫来补的。
启发九:傅雷谈择偶、婚姻、夫妻之道“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学问,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不能太苛刻,对己不能太放松。选一个对象,一个未来的伴侣,最重要的是天性温厚善良,性格开朗,长相并不是最重要的。有多少的人迷失在了自己虚幻的对另一半的要求标准中,而让自己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良机,给自己留下了无数遗憾。
在婚姻生活中,要求别人之前自己先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强求别人。这难道不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
启发十:傅雷谈持家之道和理财“不过持家之道主要在乎common sense(常识),待人接物和处理银钱等等,一切做得合情合理,有计划,有预算。”
“我不和人争利,但也绝不肯被人剥削,不到这种情形不能不争。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与重视物质有必然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曾几何时,我就记住了傅雷先生的这句话:持家之道不外乎生活常识、待人接物、处理财务。要做到合情合理,有计划,有预算。这句话值得每一个已婚和未婚人记住。如果这篇文章非要记住点什么,记住这句就够了。
自己绝不去侵害别人的利益,但是也绝不肯让自己的利益被别人侵害。做好理财,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无后顾之忧,做好未雨绸缪。
启发十一:傅雷谈自我放松和平衡生活“我老觉得,你离开琴,沉浸在大自然中,多沉思默想,反而对你的音乐理解和感受好处更多。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更正确的自我批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不妨多到郊外森林中去散步,或者上博物馆欣赏名画,从造型艺术中求恬静闲适.......终日在琐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的人,也该时时到野外去洗掉一些尘俗气,别让这尘俗气积聚日久成为宿垢。”
傅雷在家书中曾多次提到让傅聪多沉浸在大自然中,多沉思默想,对自己的音乐理解更有裨益,这实在是一种智慧。当你失去灵感的时候,就去郊外散散步,就去博物馆看看展览,摆脱一些生活的俗气,让你的思想得到更深度的休息和训练。
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周末会开车去郊外旅游,不仅仅是旅游,更是一种思想的放松。
启发十二:傅雷谈育儿“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而耐寂寞也要自幼训练的!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
孩子要在小的时候,就要给他灌输一种纪律意识,要有规则意识,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样孩子才会更自信,更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有太多的家长过于纵容娇惯孩子,孩子要什么都会不加分析地满足;孩子的行为已经越界影响到了周围的人,有的家长还一味放任不加管束,还为孩子的放肆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安全感,会在和其他人的相处中更多的患有交往障碍,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等孩子性格和行为固化后再去纠正,就已经来不及了。从现在起,就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灌输纪律意识,让你的孩子成为更加自信、更加举止有度的人。
无论是谈教育、求知、外语学习、做人做事、阅读、写作还是谈心理健康、生活习惯、节制欲望、择偶、婚姻之道、持家之道、自我放松、平衡生活、育儿 ......傅雷给当下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种智慧,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傅雷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更是一位慈祥深沉、细腻入微的父亲。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傅雷最后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伟大的智慧、深切的爱和做人做事严谨的态度。
傅雷家书,一份永远值得传之后世的教子之书,智慧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