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海高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举行,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

5月24日是高考前第14天,根据教育部网站21日发布的提醒,

考生应当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省(区、市),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高考进入倒计时

刚刚

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发出致全市高考生的一封信

提醒全体考生

做好考前14天健康监测

不要随意流动

诚信考试创佳绩,健康防疫保平安

——致2022年赣州市普通高考考生的公开信

亲爱的考生:

你们好!

岁月流金,青春沸腾,在这爱拼争赢的季节,你们的每一份热忱和激情,都在催生着蓬勃的希望,相信你们在父母期待的目光里将成龙成凤,在师长亲朋支持的力量中将如愿如意,你们将一起笑到最后,走进梦想的高等学府,开始新的征程。

一、健康防疫护考

疫情之下,核酸、闭环、封控、网课、健康码、行程码…你们真不易。但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为了能顺利进行考试,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

1.做好健康监测。考生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考前14天开始,即考生应在5月23日前申领考试所在地“健康码”,24日开始自行做好每日体温测量等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并通过“健康码”打卡,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应立即报告班主任(社会考生向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并按规定及时就医。因谎报、瞒报、漏报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予以严肃追责。

2.不要随意流动。(1)考生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属从即日起非必要不离开报名县(市、区),实行“两点一线”,倡导简约生活,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会聚餐,避免接触省外及省内重点地区来(返)赣州人员。(2)正处中高风险地区家长不返回,避免因风险接触影响孩子正常参加考试。(3)外地滞留考生必须提前14天返回报名地备考,并及时向报名点指定工作人员提供健康码、行程码,并做好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4)因疫情管控原因无法及时返回报名县(市、区)要提前向报名点报备;因疫情原因造成参加考试困难的,应及时向属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

3.做好核酸检测。考生在考前3天领取准考证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纸质或电子版均可)。考生在6月7日第一次进入考点大门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接受体温检测。

4.考试期间所有考生须佩戴口罩进入考点,进入考场落座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进入考点后不聚集、不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5.所有非涉考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点,送考、陪考家长不要在考场外聚集。

6.履行防疫责任。考生不得有虚假或不实承诺,做到不隐瞒病史、旅居史和接触史,不自行服药隐瞒症状、瞒报漏报健康情况、逃避防疫措施等。

二、诚信参加考试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考试作弊已成为人人唾弃的可耻行为。普通高考是国家级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制度,是国之大者。坚持高考的公平公正是实现国家意志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考生理想的必须条件。

2.所有考点均建成了网上巡查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防高科技作弊设施,配备了身份证验证设备。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将通过网上巡查视频监控系统的“千里眼、顺风耳”功能反映到县、市、省、教育部考试巡查平台实时监控并录像。

3.考试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还将对每个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审查中发现并经查实的违规考生一律按有关规定和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每年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覆盖视频回放都会查出不少违规考生,教训十分深刻。

三、积极从容应考

1.做足考前准备。考前3天领取准考证,考试不一定在你平时的学习场所,仔细阅读准考证上各项备注说明,记住考试时间、考点地址及考场编号,提前熟悉考点和考场位置,合理安排行程路线。有听力的外语考试在开考前15分钟开始禁止考生进入考场,其他科目在开考15分钟后禁止考生进入考点(警戒区)。交卷出场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本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2.熟悉考试须知。考前熟读《考生考试须知》;认真检查答题卡,正确粘贴条形码,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不得擅自更改答题卡上的题号顺序,答题不可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选择题答题区作答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主观题答题区作答必须使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书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3.从容自信,集中精力迎接考试。在你们身后,有无数考试工作者为你们倾力服务;有教育、公安、卫生、交通、电力、城管、市监等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为你们全力提供保障;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你们营造安全、公平、温馨的考试环境。愿你保持平和心态,抛却烦恼,仪表端庄,自信从容,愿你集中精力,沉着冷静,专注考试,发挥出最好水平。

4.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精神应考。在考试时可能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反应,这是考生面对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所产生的考试境遇性焦虑障碍,作为考生本人,应学会给自己减压,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 “我一定能考好”的信念,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把注意力集中到考卷上,专心做题,一旦投入进去了,就会忘记考试的紧张气氛,沉着自如地应对考试。同时,希望考生在备考期间保持充足睡眠,保证饮食营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自信应考。

亲爱的同学们,“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岁月赐给了你们年轻的臂膀和满腔的热情,真诚地祝愿你们发挥正常水平,考出优异成绩,实现人生理想!

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2022年5月

来源:教育部官网、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编辑:肖静 校对:彭芳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