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中,各大电商都会有一波大促活动,是不少人囤货的好时机。有不少朋友由于对新会陈皮不了解,所以在大促时还是没挑好自己想要的陈皮产品。
其实,想要挑选到合适自己的陈皮,先要了解好陈皮产品的特性,很多人一提起买陈皮,就是先问年份产区看颜色,其实挑选陈皮还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陈皮分“青红”很多朋友意识不到,其实青皮和红皮差异很大,所以说购买陈皮,建议先分“青红”。
陈皮分青皮、红皮,这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是最最基本的,因为青红皮效果不同,买错了就得不偿失。
青皮、红皮作用特点各有不同。
青皮包括我们熟悉的柑胎、小青柑(皮)、柑青皮,青皮力猛,性状较烈,不建议常服、久服。青皮是“术业有专攻”的代表,但平时不可长期大量使用,青皮产品更适合青壮年人。
红皮则包括二红皮、大红皮,两者作用相仿,性状温和,可常用,多用也不怕,用于煮食烹饪,煲水冲茶。无论男女老少均可使用,日常适量使用,没有太多章法和顾忌,家庭使用建议优先选购红皮。
2. 陈皮分年份年份是新会陈皮定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家都知道年份越高,效用越好。经过现代科学研究,新会陈皮贮存期越长,总黄酮含量和橙皮苷含量越高。
陈皮越老越好,但是不要以为越黑就越老,一定要学会分辨。
正常的陈化,陈皮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变迁,的确会慢慢变得棕黑,正常的“陈化黑”是变成棕褐色至深棕色,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黑色或暗黑色,尤其是橘白,三十年左右也是黄棕色而已,不会变成棕黑色。
自然陈化的新会陈皮
判断新会陈皮的优劣需要很多维度,除了观色,还需要闻香,尝味,通过抚摸陈皮,感受其干湿、轻重、厚薄的程度。
真正自然干仓陈化的老陈皮,拿到手中,能感到其十分干燥、轻薄易碎。无论陈化多久,陈皮总是干净鲜明,油室通透,纹理清楚,不暗哑,无死光。
陈皮越老越好,但是也越老越贵,资金充裕,可以买老陈皮。
陈化三年到十年的陈皮,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调理、养生的刚性需求;
陈化十年到二十年左右的陈皮,也能满足茶客高端品味的需求了;
再往上的年份,一般属于收藏级别,价格差异十分巨大,水分深,不懂行的不建议乱买。
3. 陈皮分级别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购买陈皮分青红,分年份已足够,但一些对新会陈皮颇有追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还会对树种、树龄、产区、种植方式等有着一定的要求。
树种分圈枝和驳枝,圈枝是最传统的种植方式,圈枝柑的香气更醇正,有特殊的花果香,驳枝一般是嫁接柠檬种植的,是目前规模化种植的首选。
一些资深茶客能从香气上分辨出圈枝和驳枝,但是不懂的朋友,买普通驳枝皮就足够了。
圈枝种植新会柑
树龄和产区从外观上是非常难区分的,觉得哪个价钱合理就买那个就行。大部分普通的茶客,其实分不出老树和新树、天马跟三江有什么区别的,不建议盲目追求树龄和产区。
种植方式其实对成品的口感以及陈皮后续陈化有不小的影响,但是从陈皮的观感上极难分辨。可以咨询客服人员了解企业的新会柑种植资质,例如有机种植、零农残种植等等,都可以出示相关证明的。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例如收藏增值之类),其实购买新会陈皮不用太过强调级别,如果可以试饮,以喝着舒服为准就好,感到香气好、口感好,就可以选择购买。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