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维生素B12对鸡的作用

1 、维生素B12能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及提高饲料转化率

鸡等非反刍动物维生素B12缺乏的主要表现是生长发育停滞。由于VB12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故对体内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会产生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无论在高能或低能条件下,在肉雏鸡日粮中只要添加0.008 mg/kg的VB12即能显著提高肉雏鸡的体重。高维生素B12水平组在夏季显著降低日采食量(P<0.10),而冬季不影响采食量。

2 、维生素B12参与鸡体内一碳基团代谢

生物体内的一碳基团主要有甲基(-CH3)、亚甲基(-CH-)、次亚甲基(-CH=)和羟甲基(-CH2OH)等。维生素B12与叶酸一起参与体内蛋氨酸循环,从而影响甲基的转移。在维生素B12的参与下,蛋氨酸合成酶使叶酸将一碳单位转移给高半胱氨酸,使其得到甲基而转变成蛋氨酸。维生素B12缺乏会阻断蛋氨酸循环,主要引起以下代谢障碍:

2.1 蛋氨酸合成不足

蛋氨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不能由体内其他氨基酸合成,从饲料中获得的蛋氨酸主要以蛋氨酸循环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维生素B12的缺乏使体内蛋氨酸合成受阻,引起一系列蛋氨酸缺乏症,导致鸡发生生长缓慢,发育受阻等。

2.2 甲基代谢受阻

维生素B12通过促使四氢叶酸将其携带的甲基转移出去以形成其它一碳单位来发挥作用。如果维生素B12缺乏,这将导致体内与甲基代谢有关的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如胆碱、甜菜碱等合成障碍。特别是嘌呤、嘧啶不能正常合成,DNA、RNA合成受阻,导致细胞核的分裂和增殖时间延长,细胞体积增大而核发育落后,骨髓中巨大的不成熟的红细胞增多,容易造成鸡临床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3 神经功能发生障碍

生物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有高半胱氨酸和S-腺苷半胱氨酸等。维生素B12缺乏会使高半胱氨酸和S-腺苷半胱氨酸积累,同时促使其向胱氨酸转化,使得胱氨酸过多,由于氨基酸的木桶效应,胱氨酸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分解形成的含氮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病变。大量文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密切的联系。李智文,王丽娜(2002)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与神经血管畸形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向建军等(2007)研究发现添加维生素B12能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同时提出,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可能是三者在体外保护同型高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的较理想组合。

3 、维生素B12参与鸡体内丙酸的代谢

维生素B12作为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的辅酶参与动物体内丙酸的代谢。丙酸要先活化生成丙酰CoA后才能进行糖异生。此外,脂肪代谢中一些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它们按β氧化分解到最后还剩下一个丙酰CoA。而丙酰CoA不能再进行β氧化,而是转化成甲基丙二酸单酰coA,然后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变位酶将其转化成琥珀酰CoA,最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或者进行糖异生。

4 、用于种公鸡精液保存

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维生素B12具有维持精子顶体完整性,延长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和提高解冻后的精子活力的作用。据研究鸡精液维生素B12复合保存液pH值为6.8-7.0,渗透压维持在360mOs/kg时,与鸡的生理范围很接近。陈元明指出,精液保存液渗透压在300—400mOs/kg时精液保存效果较好。虽然维生素B12具有保持精液活力的作用,但其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 畜禽缺乏维生素B12的原因

维生素B12仅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在生产中很容易缺乏,而且动物机体维生素B12浓度在正常范围不一定表示机体不存在维生素B12缺乏。具体原因归结如下:

1、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

鸡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B12。饲料中的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基本不含维生素 B12。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更容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的摄入量与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呈正相关。

2 、吸收不良

老龄畜禽容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约60%是由于胃肠原因造成食物中结合的钴胺素吸收不良。

3 、内因子缺乏

维生素B12需要与内因子结合才能最终被吸收。口服维生素B12在胃中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当该复合物进入至回肠末端时与回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的受体相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肠粘膜细胞,再吸收入血液。恶性贫血患者产生内因子的自身免疫抗体,可导致严重的维生素 B12缺乏。

4 、其他

服用抗癫痫药物、 二甲双胍、 组胺H2受体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遗传性钴胺传递蛋白Ⅱ缺乏、热带口炎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也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

三、鸡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及防治

1 、鸡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

鸡一般以笼养鸡发病较多,雏鸡表现为食欲降低,生长发育缓慢、贫血、脂肪肝,死亡率增加。成年鸡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胚胎发育不良往往在孵化17天左右因畸形而死亡,孵出的雏鸡弱小且多呈畸形。

2 、鸡维生素B12缺乏症的防治

因为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饲料,因此首先要调整日粮组成,供给富含维生素B12的饲料,亦可补加氯化钴化合物。维生素B12(氰钴胺)注射液对病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剂量为2-4ug/次,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一次。对贫血严重的病鸡,可应用抗贫血药,如葡聚糖铁钴注射液、叶酸或VC制剂。胃肠疾病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的病鸡,应调整胃肠消化机能,治疗原发性疾病。

四、总结一下

维生素B12对于促进鸡生长特别是在促进幼鸡生长发育方面影响较大,在鸡体内主要以参与一碳单位和丙酸代谢发挥作用,影响遗传物质的合成,还能维持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是鸡不可缺少的营养原料之一。在鸡养殖生产过程中,常规饲料中的维生素B12一般做为安全用量,额外添加适量维生素B12可以提高鸡生产性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维生素B12在鸡的生产应用研究还不是很广泛,一些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