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宽,很多新话题都成了热点,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无症状感染者”算不算是一种病?
要说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叫“病”这个概念。
那么古代中国文化里面怎么定义“病”的概念呢?
“病”这个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病的本义是“困苦”的意思,并由此又引申指“精神”、“身体”方面的困苦,甚至引申为“国家”“人民”“社会”层面的问题。如困扰、(病情)危重、灾祸等。战国以后,由病情危重衍变为重病义、疾病义。
《说文解字》释义为“疾加也”即“疾甚曰病”
《康熙字典》则说“病”为“忧也”“又苦也”“又恨也”“又困也”“又辱也”“又短也”可见在中国古文化里面病是指“不好的”“或是很不好的”“精神”“身体”方面的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如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以及: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损害、祸害;不满、责备、诟病;烦躁、担忧等等。
为什么说以后“无症状感染者”都可能不算是“病”了?
根据上面的定义,是不是“病”要看一个因素有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有没有引起不好的,甚至很不好的伤害。显然,根据观察,目前的奥密克戎毒株具备了超强的传染能力,未来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人群感染,可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大量的人群被感染了,但没有症状,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就不构成“病”的概念了。
好比说,我们身体里面也存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病菌,比如肠道各种各样的细菌,很多甚至是有益的寄生菌,我们都不叫他是“病”;又比如:乙肝病毒,我们知道很多人的肝脏中是寄生了乙肝病毒的,当我们检查到乙肝携带者并没有对你的身体、肝脏造成伤害时,我们也只是称这样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不叫他得了乙型肝炎这个“病”。
所以说未来无症状感染者很可能被定义为不是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